防范失明,糖尿病友除了警惕这7个信号,还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龄人群失明首因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心、脑、肾产生影响外,还会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随着糖尿病这一世界性健康问题的日趋显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致盲率也逐年升高,据WHO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
在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40岁以上成人失明原因的25%,糖尿病患者致盲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5倍。
WHO已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定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损害及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是名副其实的“光明杀手”。
2
出现下列7个信号应尽快就诊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
3.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4.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看东西出现重影。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当以上信号出现时,应尽早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3
确诊糖尿病后,应早期、定期检查眼部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病程发展较为缓慢,早期一般既没有视力下降也没有异物感等,所以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医院()的眼科门诊数据显示,许多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糖尿病那天其实际上就已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不少患者是在眼科门诊首先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才发现患有糖尿病的。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38%~39%;5~10年者其发病率为50%~56.7%;1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增至69%~90%。
可见,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越高,其潜在的致盲危险也越大。
可是,大多数人对糖尿病这一眼部并发症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不少糖尿病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到眼科就诊,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其实,许多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底检查就可发现视网膜后极部散在微血管瘤和小点状或小片状出血,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硬性渗出或棉绒斑,病变往往波及黄斑区而影响视力;如果未引起重视,病情继续发展恶化,最终导致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由于在病变早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才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和视野缺损等症状,最终致盲。
所以,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应该进行专业的眼底检查。早期、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及时干预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挽救视力。
作者简介罗静: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眼科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耶鲁大学眼科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眼科中心博士后。
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病理学组委员、湖南医学会眼神经与病理学组副组长、美国眼科学学会会员、欧洲眼科学学会会员。为中华眼科首批“未来眼科领袖发展计划”成员之一。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手术早已逾万例。在眼底病视网膜专业具有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各种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黄斑病变、先天性视网膜病变、复杂眼外伤、白内障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资助。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研究在Nature、Cancercell、ProcNatlAcadSciU.S.A、Diabetes等高分SCI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一篇年被EI收录为高被引论文。多次在国际、国内专业会议发言交流。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荣获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十大研究进展。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8:00-12:00;周二下午2:30-5:30
本文转载自罗静教授个人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鏈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cs/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