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慢性疾病高度近视老年人要警惕致

父母年龄越大,就经常说:

「儿啊,你跟我语音吧,我近期眼睛不好,不能读字」

「奇怪,我看东西怎么一直有黑影」

「附近的那家眼镜店怎么样,女儿啊,我想配一副眼镜」

「前几天配的的老花镜,没什么用啊,医院看看」

其实,他们可能不是老花,他们的老花镜也没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眼睛,生病了。

眼底病变成为老年人致盲的因素之一

眼球是一个球形的器官。眼白眼黑,一目了然,但后面的一部分我们看不见,那里就是眼底。眼球前面的角膜、晶体等,被称为眼前段,后面则被称之为眼底。眼底由三层膜构成,外层为白色巩膜,中间一层呈棕色的称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每一层都有动脉、静脉血管负责供给营养,但若内两层膜发生病变,就会引起组织工作瘫痪,诱发血管、视神经、黄斑等病变,这也就是常说的眼底病。

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如今已经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因素。

出现眼底的病变不一定会导致失明。

眼底的病变分类有很多种类型,有轻度的和重度的,不同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所表现的症状不同。

有的眼底病变是致盲性的,但有的眼底病变也只是出现视力的下降或者视野的缺损,还有一些眼底病变进展非常的缓慢。只要发现有眼底病变的迹象,医院眼科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积极而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及时的控制病情进展,避免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

如果有出现眼底病变的高危因素,建议年纪大的人或者有青光眼的人每年定期检查眼底情况。

高度近视的人也有可能会爆发眼底病

高度近视指屈光度数大于度以上的近视。近视度数可以持续性地增加,眼周可以逐渐的延长,出现一系列眼底病理性的改变,称为病理性近视,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它可以单眼或者双眼发病,开始发病的年龄相差也很大,有的是幼年发病,有的是青少年发病。主要症状,早期远视力不好,但是近视力是可以的。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远视力、近视力均下降。由于高度近视后,视网膜色素上皮广泛的萎缩,视力矫正是不理想的。

病理性近视的玻璃体,容易发生凝固和液化后脱离和浑浊,所以患者常眼前有黑影飘动。如果有玻璃体不全、后脱离,则对视网膜产生牵拉而出现闪光样的感觉。如果黄斑出现出血,视力会突然下降。

慢性疾病让眼底损伤雪上加霜

按照中国慢病和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58.3%,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9.4%。

而这些基础疾病,在蚕食父母的健康的同时,也会逐渐侵蚀他们的眼底。

比如,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来说,除了可能会患上老年黄斑变性(AMD),还可能遭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伴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

而如果在病变晚期才接受治疗,很可能已经为时晚矣。

另外,还有一种眼底病,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息息相关——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俗称「眼中风」。

眼底检查,避免悲剧发生的重要举措

眼压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3大重要检查之一,也是很简单的检查。因此就诊的患者应作眼压检查,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以及早发现及治疗。

人的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1.47~2.79Kpa)

裂隙灯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1/3,可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因而裂隙灯检查是眼科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眼睛与身体各个器官密切相关,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会在眼底反映出来。医生利用检眼镜可看到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动、静脉,从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形态、血管变化,即可发现有无异常,从而推断患者患了什么病。

我们真诚地建议大家:如果身边有高度近视的朋友或者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请务必尽早,做一次眼底检查。

点击“阅读原文”医院大众点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ys/112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