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疑例丨玻璃体内囊尾蚴伴黄斑裂孔

编者按:玻璃体内囊尾蚴是一种罕见疾病,多见于单眼发病。对于这种罕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是通过玻璃体切割器摘除玻璃体内囊虫,具有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近期RetinaToday发布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例更为罕见的病例——玻璃体内囊尾蚴伴黄斑裂孔。

患者男,41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就诊。VA为20/OD。眼底检查可见孤立的活体玻璃体腔内囊尾蚴囊肿(图1,上图)。光谱域OCT显示黄斑有一个直径为μm的大全层黄斑裂孔,黄斑处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图1,下图)。眼前节检查无明显异常,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图1患者接受了23号玻璃体切除术。术中用切割器吸除囊肿(图2,上图),为了解决黄斑裂孔问题,在全氟化碳液体(PFCL;图2,中图)的气泡下进行了内界膜(ILM)剥离。术后,OCT显示黄斑裂孔1型闭合(图2,下图),无任何炎症。末次随访时BCVA为20/80OD。图2活体玻璃体内囊尾蚴伴黄斑裂孔是一种罕见的病例。治疗方法包括将用切割器吸除囊肿,在PFCL气泡下行ILM剥离。PFC下的ILM剥离是无创伤的,可确保皮瓣的良好稳定性。眼内囊尾蚴病如早期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预后良好。延迟就诊或延迟干预可导致不可逆的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白内障和低眼压。同时应将患者转诊至神经内科,以排除脑囊虫病,这也是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建议患者注意食物卫生。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ys/11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