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访谈nbsp北京同仁医院魏文
编者按
诺华视讯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眼科专家访谈专题,网罗近些年中国眼科医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由点及面,研究者亲自分享文章背后的故事,畅谈领域内的发展。
访谈片段
??????采访对象:医院魏文斌教授;博士李洋医师
采访者:诺华医学部吴琼??
采访时间:年8月?
原文:Prevalenceandassociationsof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inelderlyChinese.TheBeijingEyeStudy
第一作者:李洋医师;通讯作者:魏文斌教授
发表期刊/时间:ActaOphthalmologica/??????
文章概述至今为止,北京眼病研究所在国内及国际期刊上已发表文章余篇,主要涉及到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沙眼、近视性黄斑病变、白内障、视盘旁萎缩、视盘出血等疾病,以及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疾病的关系等研究。新近于年发表在ActaOphthalmologica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是关于中浆(CSC)大型流行病调研的数据,此次流调学研究为临床疾病又带来了新的意义。
CSC大型流行病调研文章概述:
研究目的:对位正常老年人群(平均年龄64.6±9.8岁;年龄范围在:50–93岁之间)的CSC发病情况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特点:本次调研中新加入了EDI模式的OCT检查手段,并根据眼底彩照和OCT检查结果来判定调研人群是否为具有CSC的特征改变。(研究中,CSC定义为黄斑区域的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并无出血或者无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症状改变,无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或者无其他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改变。)
研究结论:在中国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中,发现CSC的患病率为0.14%/人。CSC发病人群中的发病眼以及对侧健眼的脉络膜厚度都明显意义的增厚。
问题一:李洋医师,您是如何来解读CSC的流行病调研数据的?
李洋医师:在既往的数据中,并没有一个流行病学的研究来判断CSC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此次调研中,对正常人群进行OCT检查评估,发现了在这类人群中出现了非玻璃膜疣型的PED,并且这类PED的形成原因无法解释,于是我们就诊断这类疾病为CSC,所以就得到了普通人群CSC的患病率的相关数据。[1]问题二:您认为CSC流行病学的数据与以往研究有什么不同呢李洋医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得到了一些与以往相同数据(男性患者为主,患者眼底脉络膜也比正常人群明显增厚);当然,也有些结果与以往不同,这次以正常人群为背景的患病率要比以往临床数据的患病率高15倍,这个结果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1)首先,临床实验研究是由于患者医院就诊(比如,发生CSC时候患者主诉“出现看东西的黑影或者变形”),是具有“自我感觉”以及“眼底表现”才会一进步诊断。但是在本次流调中,我们判定依据是眼底检查,即出现一个中心性浆液性的神经纤维层的脱离,并且是非AMD,非PCV特征改变的PED患者,即可进行诊断。
2)当然,这个差异可能与年龄相关,CSC的发病主要为35-45岁中青壮年。本研究随访人群为50岁以上。[1]?
问题三:通过李洋医师对于CSC这篇文章的解读,我们发现北京眼病研究所进行流行病学调研数据的重要性。请问魏教授,一系列的眼病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魏教授:临床流行病调研的数据不仅为国家防盲致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一些防范的措施,在预防疾病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因为临床流行病意义重大,北京眼病研究(BEIJINGEYESTUDY)徐亮所长,牵头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北京眼病研究。开始进行了北京城乡50岁以上人群的眼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在正常人群中进行普查。因此,年的数据包括了白内障、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等一系列的眼科疾病,很准确的反应出北京城乡盲的发病情况以及眼病的分布情况。虽然,一个单纯的横断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流行病学的数据,但是还不能反应一个疾病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年又做了这个人群的5年随访,年我们接着又做了一个10年的随访。
????正常人群长期的流行病调研数据又存在哪些意义呢?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流调研究中,经过长达10年的随访时间(从年纳入年龄40岁以上例正常人群;至年,对其中的例调研人群再次进行眼部的详细检查,对于新发的DR患者进行眼底彩照的检查)我们得到了正常人群DR患病情况,平均患病率为4.2%;并获得DR发病的高危因素,比如较高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长期的DR病程,较高的脑脊液压以及较短的眼轴长度等。?????
问题四:年的大型流行病学调研数据的意义有哪些呢?魏教授:年北京眼病研究的特点是在原有检查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EDI模式的OCT检查手段,既可以完成普通的OCT检查,又可以同时做脉络膜厚度的测量,这是第一次把后节的OCT检查用在眼病的流行病学调研中来。
1)在年的数据中,获得了正常人群中脉络膜厚度的数据以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证明了随着年龄每增长1岁,脉络膜厚度减少4μm。而且,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1D,脉络膜厚度减少15μm。
2)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流行病调研数据和疾病发展的相关性。比如说青光眼、高度近视眼、静脉阻塞、CSC、PCV等疾病的人群中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所以这些数据还是比较珍贵的。
3)同时把OCT检查手段的加入,改变了以往通过眼底照相对于黄斑前膜的诊断,黄斑前膜的发生率比以往更高。因为在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时,黄斑前膜并不显影,所以会有一定的假阴性在里面,有了OCT检查,就有了一些新的数据,包括视盘的斜入,视盘入射角的改变,神经纤维层的变化,脉络膜厚度的改变,脉络膜血管的直径的变化以及其他和OCT相关的一些数据。???
问题五:如何在高分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呢?
??魏教授:无论把文章发表到国际期刊,还是国内期刊,关键点在于选题,观察以及研究的方向是不是为临床所用。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
1)举例说明一下脉络膜厚度的研究在临床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很多疾病跟脉络膜厚度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新的手段OCT对脉络膜厚度和血管进行测量。比如CSC,脉络膜厚了,厚了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去量化?找出了一些测量的方法,比如说以最大的脉络膜血管的直径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若血管直径大,说明脉络膜的血管是扩张的,说明与脉络膜厚度是有关系的,所以既有定性的东西,又有了定量的东西。又有了自己提出来的一些测量的方法。那么研究就有了一定的价值,被临床医生接受。
2)另外,最近也做了一些脉络膜血管成像的OCT检查(OCT-A),以往对于血管的了解是定性的多(比如眼底荧光造影、眼底照相),还有在以往的一些检查中,我们只能定性来判断血管的改变,OCTA既可以反映异常血管的状态,还可以定量去测量,因此用它来研究一些疾病,就有了新的意义。我们做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比如中国特发性的CNV(Fig.2)、CSC、PCV的患者群,发现OCT-A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来观察ICGA造影不能够确诊的BVN,ICGA不能够完全反应的一些息肉状改变,通过OCT-A就明确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OCT-A对于异常血管网的诊断阳性率比ICGA高。通过不同的扫描模式,对息肉状改变的发现又能提高,所以对探讨PCV的发病机制上以及临床诊断上就非常有意义。我们想到OCT-A可以发现异常的血管,而且很清晰的来了解不同层次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情况,从而,使脉络膜血管的改变从定性到了定量。(Fig.2)??
Fig.2.Fundusphotographyshowingthesubfovealretinalhaemorrhage(A;yellowarrow)andthecorrespondingfluoresceinangiogramwithadiffuseleakageinthelatephaseoftheexamination;1C:Opticalcoherencetomogram(OCT)demonstratingahighlyreflectivedome-likeelevationabovethe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edarrow)andasubretinalfluidaccumulation(greenarrow)aroundthehyper-reflectivelesion;D-G:OCTangiographyshowinganormalsuperficialretinallayer(D),deepretinallayer(E)andchoroidalmicrovascularlayer(G),whiletheleveloftheouterretinalayershowedanirregularcloseknitflowformation(F;whitearrows).[5]
小结
总而言之,临床的总结是为临床服务的,是为临床遇到的问题去深入探讨的。所以我们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新的想法来做一些临床的研究和观察,发文章就变得简单易行。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第一要为临床服务,解决临床的问题。
·第二就是要有创新。
那么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就会有更多的临床实践价值与意义存在。
Reference:
[1]Y.Li,W.B.Weiet_al.Prevalenceandassociationsof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inelderlyChinese.TheBeijingEyeStudy.ActaOphthalmol.:94:–.
[2]W.B.Weiet_alTen-YearCumulativeIncidenceofDiabeticRetinopathy.TheBeijingEyeStudy/.PLoSONE9(10).
[3]W.B.Weiet_al.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TheBeijingEyeStudyOphthalmology;:–.
[4]Y.Li,W.B.Weiet_al.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inAdultChinese:TheBeijingEyeStudyOphthalmology,:(11).
[5]W.B.Weiet_al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inidiopathic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ActaOphthalmologica
受访专家已授权诺华公司在诺华视讯及微网站上发布访谈内容
本账号/本篇内容仅用于专业医学人士信息交流目的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lyy/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