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流行特点

预防 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不从疫区引进羊只或购买畜产品;如必须从情况不明,特别是可疑的地方引进羊只,必须加强检疫,并隔离观察2周~3周,同时应将蹄部彻底清洗和多次消毒后方可合群加强羊只的护养管理,防止皮肤、黏膜发生外伤,特别是羔羊口腔黏膜娇嫩,在出牙阶段,易致外伤,应避免饲料和垫草中有芒刺和坚硬物可适当加喂食盐,减少羊只啃土啃墙,防止发生外伤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羊进行治疗,并经常对其体表和蹄部清洗、消毒

[打印]

羊痘是一种稳性传染病,绵羊、山羊都能感染发病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自然病愈羊只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幼畜可从母玻璃体混浊中成药体获得短期的母源抗体羔羊较成年羊敏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该病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多发,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广泛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有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病羊发热,皮肤黏膜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在民间俗称“羊天花”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重大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

[首页]

非典型病列不呈现上述典型症状或经过,如仅有轻度体温升高和黏膜卡他,不出现或仅有少数痘疹;或出现丘疹后不再继续发展,即逐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渐消散痊愈这种良性经过的称顿挫型有些病例,病初的症状和典型痘相同,但病程多在丘疹期不再发展,结节仅稍增大而硬固,并不变成水泡,特称为“石痘”,随着丘疹消失而痊愈如痘疹密集,相互融合,又由于化脓菌或坏疽杆菌的侵入而出现较大面积的化脓和坏死,发出恶臭,继发感染,形成所谓的“臭痘”和“坏疽痘”;有的疹疱内出血呈黑红色,称出血痘或黑痘,这种情况一般死亡率达20%~50%(未完待续)

作者:01-15 15:35:03

网站首页 -> 中国畜牧报

[关闭]

(上接1月4日第5版)

稿件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责任编辑:蔡薇萍

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为dna型病毒痘病毒依其血清反应及病毒形成分为6个亚属,羊痘病毒属第三亚属绵羊痘的病原为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在一个长方体玻璃缸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血黏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血液中仅见于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时羊痘病毒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酒精、磺酒、红汞、、来苏儿、石炭酸等)均较敏感,如58℃5分钟内即可灭活该病毒耐干燥,在干燥的痂皮内能存活数月至数年,在干燥羊舍内可存活6个月~8个月

必要时可用羊口疮冻干苗进行预防先用生理盐水将羊口疮冻干苗稀释,无论羊只年龄大小,在口唇黏膜注射0.2毫升该疫苗一般无不良反应,免疫期为5个月

自然感染绵羊的潜伏期平均为6天~8天,山羊的潜伏期为5天~14天流行初期只有个别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全群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鼻黏膜和眼玻璃体液化变性结膜潮红,有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脉搏增速,寒战,约经1天~4天后开始发生痘疹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和尾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天~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坚实而苍白随后丘疹逐渐扩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2天~3天内变成水疱,水疱内容物逐渐增多,中央凹陷,呈脐状如无继续感染,几日内脓疱干瘪为褐色痂块,脱落后遗留下灰褐色瘢痕而痊愈,整个病程2周~3周该病易混合感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或继发性肺炎、胃肠炎、关节炎等炎症

新闻内容:

防治措施

治疗 对病羊患部痂垢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去除,然后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或用浸有5%硫酸铜的棉球擦掉溃疡面上的污垢,再涂以2%龙胆紫、碘甘油、土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每天1次~2次蹄部病患可将蹄部放在3%~10%的溶液中浸泡1分钟~2分钟,连泡3次也可隔日用3%龙胆紫溶液、1%苦味酸或土霉素软膏涂抹患处对严重继发感染病羊可内服或注射磺胺类药物或抗病毒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能治愈,愈后良好

临床症状

羊传染性脓疱病

羊痘

病原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白癜风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lyy/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