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睛rdquo彩普及行飞
普及眼科知识走进患者生活
01
飞蚊症之定义
飞蚊症·定义
〖飞蚊症(muscaevolitantes,floaters)〗
指眼前有飘动的小影,或点状、片状、条索状漂浮物,就像蚊蝇飞影,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闪光感。也有人称之为“飞蝇症”。
飞蚊症患者的眼球结构示例
目前多认为飞蚊症是玻璃体内的不透明物体投影在视网膜产生的,故很多研究认为,飞蚊症即“玻璃体混浊”,实际上两者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飞蚊症是患者就诊时描述给医生的主观症状;玻璃体混浊指玻璃体中出现不透明物,是客观体征。临床上常见的飞蚊症,经检查并不都能发现明显玻璃体病变。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胶样玻璃体的逐渐减少与液化玻璃体的增加。临床发现玻璃体液化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
飞蚊症患者视野与正常人比较
飞蚊症·流行病学
超声波检查发现年龄在21~40岁之间,5%玻璃体有液化,60岁时增至80%以上。实际上玻璃体液化远早于临床及超声波所见,有报道4岁以后就开始出现。
飞蚊症是眼科常见症状,70%的患者由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引起。玻璃体液化从4岁开始出现,随着年龄逐渐进展,可导致玻璃体后脱离(PVD)。玻璃体后脱离在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约58%,65岁以上人群为65%~75%。
央视对于飞蚊症流行病学的报道
飞蚊症·临床表征
患者眼前会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等。常见的情况是,当病人在看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等较为亮丽的背景时,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
飞蚊症B超体现:可见絮状物质
02
飞蚊症之良恶
Q
什么是“好蚊子”?
小“睛”:飞蚊症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者,以及动过白内障手术者之间。其他如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也会形成此病。大多数的飞蚊症是良性的,或称“生理性飞蚊症”,为“好蚊子”,只有少数会对眼球发生严重威胁,那是“坏蚊子”。专家认为,大约有80%的飞蚊症是玻璃体纤维之水化形成,也即良性的。
飞蚊症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成因对比
Q
什么是“坏蚊子”?
小“睛”:相反的,飞蚊现象若突然发生,而且限于一眼,蚊子飞舞的方向又不定,黑影遮住视野,视力变差、视野缺损,这都是必须注意的恶兆。对眼球发生严重威胁的“坏蚊子”一般上是由严重疾病引起,它是由于玻璃体附近的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化。
03
飞蚊症之防治
飞蚊症·治疗
●生理性飞蚊症症状较稳定,一般不影响视力,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患者对“飞蚊”的过度担忧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医生和家属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抚慰。
●病理性飞蚊症的出现,提示某些损害视力的眼部疾病存在的可能,如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等,要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应注意玻璃体周围组织的炎症、出血或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玻璃体混浊导致的飞蚊现象,起病大多骤急,症状重,变化大,并常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客观检查常能发现周围组织的原发病变,需作积极处理。
医师对于生理性飞蚊症建议
飞蚊症·预防
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无法预防。
病理性飞蚊症可以通过预防原发病的发生来降低飞蚊症的发病率。
●长期近距离用眼人群,如学生、文工作者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应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眼睛;
●合理用眼,注意间断性远眺,休息双眼;
●度近视者则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
●均衡饮食,多吃些明目养眼的食物;
●光环境下注意护眼,外出可佩戴太阳镜等;
●糖尿病、高融压患者需有效控制慢性病进展;
●防止眼部受伤,危险工作环境注意眼部防护。
THEEND
睛彩视界臻于理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z/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