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室工作制度及药品分类定位存放原则

调剂室工作制度及药品分类定位存放原则

1、岗位责任制度

调剂室的收方划价、配药、核查、发药为一线工作岗位,药品分装、补充药品、处方统计、登记、处方保管为二线工作岗位。

调剂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要求具体化、数据化,这样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审查。

调剂室工作人员除确保药品质量和发给患者药品准确无误外,还应明确调剂室工作环境的卫生责任,并应经常对进行患者热情服务的教育。

2、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可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

3、错误处方登记、纠正及缺药的处理

差错登记一方面是对医师处方差错进行登记,另一方面是对药剂人员调配和发药的差错登记。

4、领发药制度

调剂室药品从药库领取应有领药制度,控制药品的品种、数量和有效期,发到治疗科室病房及其他部门的药品必须有发药制度。

领发药制度除保证医疗、教学、科研的供应外,还具有药品账目管理的目的。

5、药品管理制度

药品管理分三级管理

一级管理是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原料药的管理

二级管理是精神药品、贵重药品和自费药品的管理

三级药品是普通药品的管理

6、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

特殊管理药品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本院医务人员的麻醉药品处方权需经医务科负责批准,并将医师签字式样送药剂科备查。

(2)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依据其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3)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的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处方应保存2年备查。

7、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调剂室对效期药品的使用应注意按批号摆放,做到先产先用,近期先用。

应定期由专人检查,并做好登记记录。

*调剂室的设备和条件

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密闭:指将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指将容器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指温度不超过20℃

凉暗处:指避光且温度不超过20℃

冷藏处:指温度在2~8℃

*调剂室药品的摆放:

(1)按药理作用分类摆放

(2)按剂型分类摆放

(3)按使用频率摆放

(4)按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摆放

(6)西药与中成药分类摆放

*门诊、急诊、病房调剂的特征与差异:

急诊药房药品准备突出速效、高效、安全和全面的特点

门诊药房实现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住院药房实行单剂量配发药品

门诊的发药方式一般为独立法、流水法和结合法,病房的发药方式有凭处方发药、小药柜和摆药制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dwh/13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