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主角智商在线,杀伐果断的修仙类型玄幻
各位亲爱的书虫们,欢迎大家在文字的海洋里尽情游玩。
4本主角智商在线,杀伐果断的修仙类型玄幻爽文,剧情悬念十足
第一本:《大道争锋》
简介:末世里挣扎的张衍因掩护幸存者营地撤退而死亡,他来到了传说中的仙侠世界。在这里,有长生不老的天人大道,有移山倒海的神通大能,有仗剑遨游虚空的仙人玄士……而他,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记名弟子……
入坑指南:张衍先是仔细感应了一下,又起意识在诸有之中转有一遍,每一个角落都未有放过,随后又再在神意之中还原方才斗战景象,在他不曾刻意运使的情形之下,就连造化之灵形影都没有映照出来。
上述种种无不是说明,他的确是将造化之灵逐入永寂之中了,且那根本道名是做不得假的,这一次斗战的确是他们赢了。
不过这些虽然能够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这里仍有一个最为不对劲的地方,哪怕不用推断也能让人一眼就看了出来,造化之灵也同样是承道之人,其人既是被逐入永寂之中,那么其根本道法自当显出才实。
就算无法为他们所见,那也一定是会归回大道的,不会毫无动静。
他可以肯定,在那最后一刻,造化之灵并没有运使过任何道法,也来不及运使。
除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很不合理的地方,其人从头到尾也没有显露过自身的根本道法。
他心下一思,可若是其人出手在此之前呢?那会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下得大道棋盘之时,又或是更早呢?
想到这里,他又是推算了一下,却并没有在方才斗战之中发现这里有道法变化的痕迹
不对!
他目光微闪,感觉自身忽略了什么。
若是在可以感应的所在无法寻到结果,那无疑是说找寻此事的玄机处在无法被自己感应到的地方。
一念至此,他先与两位祖师打了一声招呼,随后抬首向上,身上气机伟力不断攀升,在到得极致时,一步往前跨去,霎时间,已是入到了大道长河之内,他略略一辨,就往大道尽头所在迈步而去。
布须天内,旦易见代表造化之灵的精芒完全消失不见,也是不由自主站了起来,紧紧盯着那景象看着。
寰同瞧见这等景象,胸中也是忍不住泛起了一股激动心绪,只是很快又被按压下去,他等了有一会儿,见那造化之灵再也未曾出现,又看了看旦易,见其迟迟不语,便道:“道友,那造化之灵可是被几位大德逐灭了?”
旦易吸了口气,道:“我能感得那股束缚我的伟力已是不见,造化之灵是当真不见了,”顿了一下,他又有些迟疑道:“可我却又有感,哪里有些不对。”
寰同言道:“道友,以你我之境,绝不可能有这等无端感应,许是这里还有什么变故。”他看向虚寂之中,神情又是凝肃起来,道:“那三位大德也未曾放松警惕,看来事情果然没有这么容易结束。”
张衍入了大道长河之后,没用多久,就来到了唯有造化之灵才能达到的所在。
到了这里,他也不可能再往前去,否则自身必会迷失在此,无法回返,他站在大道长河之畔,以审视的目光往里看去。
通常大德到此,都会有烙印投入其中,造化之灵是先天生成,未有情性主宰,可其自身道法也一样是会在此映照出来的。
不过通常来说,要在大道长河之中观得他人道法,那自身层次至少要与被观之人相当,若是高出一层那是最好,否则就算真的看见了,也只会把自己陷了进去。
若不是他击败了造化之灵,并亲自将之伟力送入了永寂之中,无形之中在道法之上又增进了少许,不然也没这么容易到得这里。
他凝神观辨了一下,便找到了目标,随着他目光投去,就在一刹那间,他好像打碎了一面束缚意识的屏障,去到极为高渺的上层之中,由此可以看到无数个自己正与无数个造化之灵发生争斗。
在有些斗战之中,他是输了,而有些斗战之中,他却是赢了,或胜或负的结果像水中气泡一般,在不断浮现出来。
在看到了这些之后,他虽没有办法尽解造化之灵道法之中的玄妙,却也能大致了解一个大概,心中暗忖道:“原来如此。”
造化之灵这门根本道法的确早便运使出来了,他之所以不曾看到其出手,那是因为早在其人被诸位大德赋予灵性,并从造化之精中化显出来的那一刻起,便已是将此门道法运使出来了。
此法若以一名冠之,可称呼为“无量道化”。
假设有两人进行斗战,那么此事若是可以重复,一万次斗战就有一万种可能,在这里,起因相同,可结果未必相同。这门道法的玄妙之处就在于,其能将无数的因与果,无数的可能与不可能对立起来,从而营造出了这等局面。
这一处处对立非是那些类同现世可比,也非是虚影幻变,而是依托大道进行的变化,
不过纵然演化出了无数争斗,可每一处争斗都是割裂的,一处胜负,根本不会干涉到别处,唯有笼罩这一切的道法是相同的。
他若不曾到得大道长河之中看到这些,那根本不知道自己就在这道法之中。
他思考了一下,要在这等道法之下击败造化之灵,从道理上说,只有一种可能,那便需得每一场争斗之中都是他们这一方将其人逐杀,其中只要有一场斗战未曾做到,那么造化之灵便不会真正消亡,其就会依托道法继续存在,成为阻碍他们去往大道之中的障碍。
不单是他们,只要不曾分出真正的胜负,就算造化之灵本身也是超脱不出去,除非他能在无数道化之中同时将他们三人都是击败。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他也无需再待在这了,扬袖而起,只一挥拳,轰然破碎之中,便又从大道长河之中走了出来。
两位祖师方才见他倏忽不见,而后又自虚无之中走了出来,也是猜到他去了何处,不过似他这般在大道长河之中来去自如,他们自问也是做不到的。
曜汉祖师问道:“道友可有所获?”
张衍颌首道:“略有所得。”大道不可言传,他当即将自己所见传入两人神意之中。
两位祖师道法虽然没有他高明,可在得传神意之后,却也不难理解造化之灵道法的大概。
曜汉祖师思索片刻,道:“这般说来,我等这里的确是将造化之灵逐灭了?”
张衍点首道:“此言也不算错,但需知晓,这是由造化之灵道法变化生成的,我等若是默认他道法笼罩我头顶之上,再不去追逐大道,那么其人将永远不再出现,因为对我辈而言,其人已被逐入永寂了。”
鸿翮祖师沉声道:“可若如此,大道也不完全。”
张衍道:“正是!因为这一切全靠其人道法转运推动,所以我若不去求上法,那么在我等面前,大道就永远缺失了一块,不可能加以补全了。”
曜汉祖师道:“道友可有办法破解?”
鸿翮祖师也是看了过来。
他们是求道之人,以追逐大道为最高追求,若是只求恒常,那又何必弄出造化之灵来?故而从来就没想过就此停下脚步。
再说按照这般演化,看去是没有人能取得胜利,可这毕竟是造化之灵道法,不用想也知这对其人是有利的,所以他们不可能就这么坐等下去,要想办法打破这个困局。
张衍同样也是这般认为的,唯有将造化之灵真正击败,将道法补全,才有可能超脱大道,他也不会因为如此就满足了。
他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既然其人搬弄道法,那么我等便与之比一比道法。”
曜汉祖师肃然言道:“可是道友之法当真能成么?”
他问出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如张衍所言,既然在那在无数对立斗战之中他们彼此互有胜负,输者自不用去多言,胜者一方想必也会如他们一般去求问最后答案的,可偏偏最后大道没有出现,那么很可能就是那些觉悟之人都没有成功从这道法之中跳了出来。
张衍笑了一笑,道:“我知道友所虑,根据我推算,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便是就算有一方得道,可因为得道乃是见果,我等却未在因中,故是永无法见果。”
两位祖师听得此言,立刻明白了这里意思,不觉都是点头。这其实就是说,就算有一方能超脱至最后,并可接触最终大道,可这只是那一方斗战的成就,而对于他们来说,这等于是不曾发生过的,因为少了这个‘因’,自也难以见到‘果’,只会陷在因与果的未曾接触与接触之中,永远也不可能突破这个藩篱。
鸿翮祖师言道:“那道友所言另一种呢?”
张衍言道:“决定那胜负的,除了我等之外,还有一线天机在外,便是相同之法用出,也会有不同结果,若不一试,又怎知无用呢?”
两位祖师点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他们既然不肯放弃追逐大道,那么无论怎么样,都是要试上一试的。
张衍语声认真道:“我下来所化之法难以兼顾所有人,两位自家小心了。”
见他说得郑重,二位祖师也是肃然点首,皆道:“道友放手施为便是。”只要能对抗造化之灵,并击败其人,就算他们被卷入也是值得。
张衍身上一沉,眸光陡然变得幽深了许多,背后那五光一晃,内中就有无数道法显化,与此同时,龟蛇双身的都神君在脚下浮现出来,黑白两气凭空映照,并晃动入里,骤然一合,倏尔化归一元之中。
第二本:《大道修行者》
简介:鸿蒙未判道为先,化尽后天成先天;今日方知生死一,只求大道不求仙。无上等灵根,无先天灵宝,无超级秘笈,只有一颗道心可持,吾辈从容迈步在大道之途。此书讲述了一个体悟大道的修行者在凡人修仙类世界的修仙路程,不走那种以吸灵气,步步升级的套路,而以注重心性修为,悟道为先,性命双修之路,体现真正修道者风采。
入坑指南:禹余天上清境与太清境又不同,邵延步入其中,世界无有,转眼间,现出无边世界,却如纯净琉璃般透明,清清楚楚看得出世界是力所构成,然而又一幻,由近接远,诸天各界都是由力构成。整个宇宙都是由各种力构成,邵延见此,甚至有一种感觉,他只要手指一点,整个世界都会轰然崩塌。正想之间,世界逐渐正常,邵延知道,这是自己心灵又一次具现整个世界,整个禹余天现在在邵延眼中已与自己熟悉的世界没有区别,绿水青山,和风轻拂,邵延还未细看,已自然出现一座宫殿之中,殿成元黄色,紫霞滚滚,一位中年道者,头上圆光之中,两仪分化,五行定基,诸天亿万生灵来朝,正是道门三清之一,灵宝天尊,宫殿广阔无边,天尊身后仍两侧,数不清金仙和大罗相侍。
邵延一见,大礼参见:“道门弟子后辈求道者邵延拜见灵宝天尊!”灵宝天尊笑了,说:“起来吧!你终于踏入这一步,凭你功行,却是能入虚无之地,离那超脱,不过一二步而已,吾虽由道出,却已是生命,非为大道,我们之间,严格来说,不过是道友,看坐!”
天尊话落,自有金童布置蒲团,邵延谢过:“多谢天尊,虽说求大道者均为道友,然弟子后学,尊重天尊,亦是正理!”这才落座。
天尊笑道:“你自有主见,所有修行,只执大道,实为可贵,你入禹余天,见到什么?”
“回天尊,我所见,世界如琉璃,均由力而成!”邵延答到。
“你能见此,实属不易,不过此仅是表相,能见此者,已是无上天魔,波旬亦如是,当年我弟子多宝入佛门,成为释迦,也因此,透过力再进一步,当明世界之本,所以多宝曾对魔主说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此也,天魔者,已见世界力的这一层,力者,相互作用也,动其一点,世界轰然崩溃,天魔者,本是为毁灭而存,故能见世界之力,不勘破此层,天魔不能超脱,最终只能随末劫而溃。”天尊说到。
邵延明白了波旬的境界,不怪当曰亿万里空间为之崩溃,化为虚无,其根源就源于此,邵延恭敬地表示感谢:“多谢天尊指点迷津,弟子明白了!”
“我知道你心中有疑问,受世间之类影响,世间称我为通天教主,此名看起来很霸气,却是错了,虽然名不过代号,然而,却也反应世人许多时候也不过是井蛙,我何止是通天,我已在天地之外,名不符实,元始道兄,此名却是符合,宇宙之始,时间之源。我名灵宝,倒也符合,太极成二仪,五行定基,天地规则由我演化,大千为宝,形形色色均由我成,称为灵宝,倒也恰当!”天尊一眼看出邵延的心思,邵延知道目前自己在三清这种级别的大成就者面前,根本不会有什么**,不过邵延倒也是坦坦荡荡,他心中无亏,自然不畏。
邵延抬起头,问出心中一直想问的问题:“天尊,可以说,我来自那个称为地球的世界,在修真界中却是借体还魂,走到今曰,地球有何特殊,种种传说,道德天尊老子于春秋降世,传大道经典《道德经》于世,诸子百家也几乎同时出世,另外又有蛮夷诸神传道于天下,修真界中语言人种却与地球之上华夏相同,这是何因?”
“你已入大罗,当然明白,这个世界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结构,一个立体太极结构,将世界分开成凡界和灵界,仙界在灵界这一边,可以说是灵界的核心,也有诸神世界存在,不过那些世界有些已彻底成为孤岛,迷失在无尽之中,有些在太极弦那边凡界尚有信仰,不过他们走的路,我看不到前路。而地球所在那一界却是诸多世界中最原始最中和一个,其他世界均参照地球所在那个世界而衍生,或是天然衍生,或是大能所开,地球之上,用你所熟悉科学的话说,各种参数设置恰到好处,地球之上也有修道者,其在地球之上,由于法则限制,虽能修炼法术神通,同样法术在地球上威力远小于后来你在修真界的威能,故地球上修道者更注重对道的领悟,同样,蛮夷之地又流传着魔法之类,同样威能远不如后来衍生而出的魔法世界,可以说,凡界那边所有世界均以地球那个世界为模板,在一个方面强化,而抛弃其他方面,地球上集所有各种可能于一体,却又没有一个方面绝对突出,你入修真界,不过是在修行这个方面法则得到强化,所以你所记得道藏及各种民间流传法术一练就灵,如在地球上,没有足够精神力,许多法术根本施展不出,或是时灵时不灵,就是施用出来,威能也远不如修真界!”天尊解释到。
邵延这才恍然大悟,不由问到:“天尊,我穿越到修真界,可是天尊或其他大能所为?”
天尊听此话,也笑了,说:“你总是怀疑自己,不是说你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告诉你的是,你的穿越根本不是我出手,也不是仙界大能或什么神界哪位出手,如果用你前世的话说,那纯粹是大道运行的巧合,但实际上也不对,是你自己的安排!何以如此说,你已觉醒生生世世的记忆,你今生之前,数世心中求道,这是一种大愿,其中更有几世求道未成,含恨而终,你先天一点灵光与大道契合,借大道运行巧合形成的空间通道,将你的魂魄投入那个被我封印,却又适合修行的修真界,让你重启大道之门,传佛道两门于修真界,最终破除封印,得大功德,有大行,才成就你的今曰!不是别人帮你,而是你自己渡自己,唯自己真正发道心,天地万物才默然相助,你一直所说,甚至在接引佛祖面前也说,唯自己渡自己,才能真正的超脱,临到你自身,怎么就不自信了吗!?”
这一番话,不仅彻底解开邵延的心中迷团,也是当头棒喝,邵延猛醒,起身而拜。天尊露出了微笑:“邵延,我广渡众生,号称万仙来朝,实质上何止万仙,然有几人真正超脱,就是此理,心中如有依赖,如有留念,怎能真正超脱,我与太清道德天尊不同,他对入大赤天每位修者都当面指导,而我很少单独接见一个修者,而是正常大规模讲道说法,听者自听,纯任你自己方便。正因为你的此行,我才在你一入上清境,将你召来此处,与你说这番话,这不用谢我,唯自渡别人才渡你!”
天尊又回过头向两边和后面众仙说到:“你们知道你们绝大多数为何困在金仙或大罗金仙,而不能突破的原因,现在所行,不由是实践,更是道心彻底的发明,道心不明,不求自渡,何能超脱!”
“天尊教训极是,弟子明白!谢天尊慈悲!”这么多人一起回答,声势浩大,如在下面低一些的诸界,光这一声,整个一界恐怕都要震动,在这里却是风清云淡。
天尊又和邵延交流了一番,邵延也提出一些修行方面疑问,天尊也一一作答,好一会,邵延拜谢而退,天尊同样让邵延自去在禹余天先选一个地方,参悟禹余天元气本质,参悟出来之曰,便可以离开此界。
邵延在无人之处同样如太清境一样拔起一山,却不同太清境,直接在瀑布之上,一阁凌空飞渡其上,邵延就住于此,那奔流的瀑布明面上是水,实质上就是剧烈变动元气而成,邵延想在变化之中体悟此界本质,从而在根本上了解宇宙之本质,已趋近大道。
邵延刚将一切安排好,却有客来访,邵延一见,却是熟人,是玉丛娘娘、燕离仙姑和那九眼碧蟾修成道人,自称碧蟾道人,邵延请三人入内,因为初建,没有什么好东西,唯破界从地仙界水府之中取来仙茶,一怀清茶招待三人,好在三人也不是在乎之人。
三人之中,有两人与邵延熟悉,还在修真界时,就与邵延相识,说起当年一些事,碧蟾道人还是有些不服,毕竟当年打赌,输于燕离仙姑,虽然下界为一愿身,却也困在下界上万里,邵延看到了碧蟾道人,陡然想起一事,问到:“碧蟾道友,我记得近二千年前,我与北俱芦洲,遇一个佛门外道之士,召请泼法金刚附体,当时我也飞符天庭,直曰神率天兵与泼法金刚一战,好像天兵之中的一人暗中出手,当时我觉得奇怪,天兵之中,怎么有如此高手,现在见到道友,难道是道友混在天兵之中?”
“想不到,我自认为做得隐蔽,还是未能逃过道友的眼睛。不错是我,当曰我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处作客,听过道友飞符上界,一查之下,却是道友对付佛门中金刚,我便与闻仲说了一声,混在天兵之中,偷偷暗算一下那个秃头金刚,不料还是被道友发现。”碧蟾道人笑到。
“封神之战,你们应该知道实质,为何对佛门心中不满?”邵延问到。
“你未经历过当年之战,想我道门之中,不知多少人身殒上榜,三千红尘客被渡入西方,西方教才以做大,不然,哪有今天与道门抗衡的佛教!虽然,我也知道上榜不是坏事,金灵师伯因之超脱!但心中一口气难平,不止是我,道门之中有不少人都不平,他西方教当年凭什么出手!”碧蟾一说起来,倒有点愤愤不平。
邵延也无奈,这种情绪非理姓能轻易化解,只有转移话题,说些自身经历和趣事,谈些修行,三人也知邵延的意思,便也避而不谈这件事。
第三本:《太浩》
简介:太浩者,天也。因少时的一场仙缘梦游大千,少年发下道心走上求道寻真的修道之路……海有多深,唯鲲鱼可知;天有多高,唯鹏鸟可明,世界有多大,唯我群星皓天万界。扶摇直上九万里,气动风云九重天。即便是蝼蚁之辈,也有那证道混元之心!
入坑指南:明星烛照虚空,八角垂芒,气势宏大。星辰内部不断滚动元气,演化一方新生宇宙。随着宇宙诞生,星辰飞离世界,在混沌海扎根,成为附属宇宙。
距离姜元辰帮助汜合宇宙开辟又过去五万年,姜元辰的混元理论彻底完善。元清、姚离、绯龙以及纪纯熙等昆仑嫡系都在元始宫看着姜元辰以河图演绎混元大道。
“你所谓的证道法门是界王之路,开辟自己的宇宙”绯龙连连摇头:“不要,我可不愿意走这一条路。”地祖的遭遇就在眼前,若非天钧需要他来制衡姜元辰,恐怕早就陨落了。
“不单单是如此。”姜元辰对河图一点,那个附属宇宙内部法则变化,一缕缕祖气在宇宙内部出现。
“何为混元混元者,万物之初,万物之始。我的元始,天钧的太极都是对应混元的至高法理。”在帮助汜合宇宙开辟,姜元辰也明白汜合宇宙的道。不单单是传承界王法,为什么汜合宇宙的元始大道君那么强大,也是那个宇宙崇尚元始生万物的理念。而天钧的太极之道却又跟未黄宇宙类似,是从太极分划万物。不管是哪一个理念,都象征宇宙之初的阶段。
“混元境界为什么可以开天辟地,因为混元本质有着生化万物的本能。按照我的混沌三天尊理论,从最初的虚无,到第二阶段的无名,最终达到第三阶段的元始。这所谓的元始便是混元圆满道果。”姜元辰眸子发亮,重演汜合宇宙后彻底了悟宇宙之变,终于看破元始大道的最后一步,找到自己圆满道果的路径。
“作为附属宇宙最大的好处是抵消死劫。即便是没办法感应死劫,也可以借助宇宙开辟的道化力量渡劫。而且开辟附属宇宙不会被天道强行反弹。”姜元辰又指着星辰附属宇宙:“宇宙之初必然孕育祖气,那宇宙第一缕祖气便是混元元始气。因为修士自身的道而开始演化宇宙万法。”
“明白了,这祖气便是混元法力。”元清道:“因为自身大道不同,这种混元元气的属性各有不同。你的元始祖气很纯粹,但地祖的混元法力偏向于大地浊气,借助大地祖气演化地仙宇宙。素华姐姐的法力偏向于元气的清灵。说到底,这些法则本质都是元始。一元之初,万物之始,是宇宙最初的元炁。”
“没错。所以星辰道和元炁道本就是一体。想要真正求道,也必须借助宇宙最初始的元气祭炼成为自己的法力。元炁道的最高理念不就是身化祖气那么,这个理念更高一等,是将万千种天道之气重新归一。”
河图一震,河图本身对应天地归元的大道,缕缕元始祖气从河图透出,几人思考间主动尝试姜元辰的方法。
元清头顶五颗明星。五色元精汇聚造化大道,五星如宝珠合一,一方五行宇宙虚影诞生,一缕微弱的造化混元气象征宇宙之本。
姚离不会开辟法门,勉强用七杀星融汇计都罗睺二辅星演绎大道。但最终星辰崩毁,唯有一缕伤人伤己的七杀异气反噬自身。无奈之下只得收回功法。
绯龙默默思考,但没有行动。
纪纯熙和姜天维同时出手,一人头顶八颗星辰。乾坤八卦按八方罗列。星辰相互撞击合作乾坤元星,又用八卦之道在星辰中自开宇宙演绎祖气。那缕祖气和元清的造化祖气又有不同。是以乾坤阴阳为主的祖气,有混元的味道,但随即消散殆尽。
姜天维的紫微帝星中包罗万象,一颗颗星辰按照先天排布,星辰内部又有星海诞生新宇宙,同样有一缕升华之后的祖气。
“这法子可行。”姜天维舒了口气。姜元辰并没有指出什么是混元。混元无法言语描述。但姜元辰给出实践的方法。让每一个大罗极致的修士可以尝试自己创造宇宙,同时借助附属宇宙来抵消天道劫数。
从此以后,星辰道中混元道果再也不是无迹可寻的渺茫之路,而是一种真正的实践道路。
“在参悟宇宙之初的祖气后接下来一步应该是塑造混元圣体,从祖气中衍生混元大道”绯龙看着河图中的宇宙:“那么。最终这个附属宇宙要舍去”
“没错,星辰道一贯的理念,舍星斩因果。当自己的圣体,圣道领悟后,将附属宇宙留给这个宇宙,便可以毫无因果从宇宙离去。就跟曾经在世界中舍弃星辰一样。”
“这法子借鉴汜合宇宙的界王法,又贯通我们宇宙的古法宇宙观。”沈静荷思索了下:“换言之,这法门唯有星辰道的修士并且走古法宇宙观的道路才能成功。”
太古时代的道尊都有自己的宇宙观,所以后来人人皆有证道之资。可随着时代变化,上古时代逐渐舍弃古法,选择命河超脱的道路,从元清的先天灵光理念中引申元灵之法,塑造大罗元神超脱时空。也因此,仙道走入另一条路,逐渐走向合道之路。除却合道之路有前方目标外也是元清的先天灵光锻炼元神,更容易契合天道。
“仙道的不断推进也跟当时的环境有关。师尊的超脱之法以实践为准则,真正能够利用的还是我们这些走古法的老人。对于很多新法仙人毫无用处。”
“没办法。谁让你们师尊我一辈子修炼的道就是宇宙观”姜元辰双手一摊,故作无奈:“我的路也只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其实不需要这么麻烦。”周元想了想:“师尊应该知道我更偏向元炁道的修炼,炼气长生。师尊既然指出在宇宙祖气之上的更高一层元炁,那么单纯将祖气回返本源,进行升华,难道不可以么”
“可以是可以。但关键在于死劫。”姜天维一言指出:“我们星海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已经找到升华的法子,但没办法消弱死劫的劫数。甚至随着合道圣人们越来越多,劫数可能不断加大。所以唯有先和天道沟通。从附属宇宙慢慢培养自身才是最佳路径。”这是星辰道的前路,刚刚粗略实验,发现此道的确可行。
周元捋着胡须,又道:“按照道虫论的最终理想,将天地视作母体,最终应从天地分离出去。这种分离有两类。一类是天地无法承受故而排斥的异物,一类是被天地视作子嗣脱离母体。”
姜元辰脸色微微一变,似乎要说些什么,最终忍住。如果当年他肯舍弃昆仑,舍弃自己的责任,在证道之初就主动离去,身上的天眷功德再如何流失,剩下的天眷也会让他被天道默许,转化为混元本源从容离去。那种。应该就是周元所言的子嗣离体。
但他当年迟迟不肯走,想要等昆仑安稳之后,想要看到当年那些支持轮回的人悲惨下场,甚至亲手对通明等人惩戒,因此和天道纠葛,最终陷了进来,如今处境尴尬,想走也不好走。
“到底我没有玉京师兄的那份洒脱啊。”不过转念一想。玉京能够洒脱离去,何尝不是因为有姜元辰在。所以根本不担心自己的两个门人。那时候最高境界才不过是大罗,而且才只有姜元辰等少数几人。他的门人作为仙君也足以自保,更别说还有姜元辰和玉恒看护。
但现在,这么多合道圣人在,而且哪一个都不是能够交托道统的至交。玉恒至公,天钧刚刚被惹毛。圆明目前关系生分,素华道母以天地尊
算了一遍,也只能等到昆仑诞生自己的混元才能安心离开。
“师弟”沈静荷颇有些不耐:“被天地当做异类排斥出去你认为天道的消化力怎么样即便是一个附属宇宙都能从容消化。到底需要什么属性的东西才能让天道不能消化,直接排斥出去。”
说句不好听的,就连姜元辰的圣仙之体。几位合道圣人都把他兵解,一个元会就足以炼化。
等等,倒也不是不可以。姜元辰灵机一动,想到某一种天道难以消化的东西。
“所以我仅仅是这么一说,关键在于后面的孕育。”周元轻咳一声:“母体孕育需要胎盘子宫,师尊所谓的星辰开天法,不就相当于一个胎盘在附属宇宙中孕育,然后长大后离开那么,不见得单纯需要星辰,元炁道也可以。比如”
“卵”姜元辰顿时明白自家这个三徒儿的心思:“以祖气编织鸡子,自身藏于其内等待升华。这法子不错,这样一来也不需要专门参悟宇宙法,只需专精元炁道,炼成先天祖气之后就可以尝试。”将自己包裹起来,化作鸡子元胎落在混沌海,借助鸡子元胎的力量帮助宇宙转化元气。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破壳而出,直接从宇宙离去。甚至再简单点,借助一件灵宝寄托因果,帮助灵宝祭炼成为先天至宝或许也能离开
师徒二人兴致勃勃讨论两种证道法门,不论哪一种,都必须以部分元气抵消自己和宇宙因果,然后才能从容离开。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接下来的元始论道,你们就代替为师宣传此法。”
元始论道是整个宇宙最大的盛会,所有仙家到场讨论修行大道。如何进一步证道混元,是论道的主题。
晓云仙君林康坐在玄真一脉的席位,他花了五万年时间证道太乙,因为感怀自己陨落的老师,所以封号“晓云”。作为天钧一脉的弟子,是玄真道的坚定支持者,目光定向最后一尊合道之位。
他看向对面昆仑那些仙人,从这次仙人们神态中隐约察觉不对:“昆仑这些年论道混元,逐渐被诸仙放弃。因为拿不出真正的证道法门,仅仅说空话,还不如最终一尊合道之位来的妥当。”
虽然合道混元的位置只有一个,但争夺这个位置的人仅仅是十几个仙尊和不少仙君,几率总是有的。而超脱混元,目前希望渺茫,早就被不少人放弃。
“看他们神态,莫非找到超脱之路的”
果不其然,纪纯熙先是对上首几位圣人一拜,然后讲述姜元辰的证道法门,并且以自身进行试验模拟。
清虚道尊不由动了动身子,伸出头多问了几句。周元也把元炁道修行的法门说了出来。
“超脱之路终于打通了”清虚道尊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师叔被尊奉我仙道大教主,如今看来,这超脱之道奠定混元根基,堪和师尊开辟大罗之法比肩。”
这是为仙道彻底订立一个境界,是仙道的无上大功德。
“道祖之称,当之无愧。”玉恒也笑了,由此功德在,日后师弟离去,昆仑也可凭借这份人情气韵绵长,就和玄清天一样。就算示弱,被其他人打压,但清虚三子的命总算可以保住。
“只是,目前没有一人借此法证道,到底成不成还是两说。”玄真席位突然传来阴阴笑声:“而且不管是星辰开天还是元炁化卵,跟我们玄真道有什么关系该不会是玄皓道人故意坑我们吧”
沈静荷目光看去,是一位陌生的仙君,想来是近些年玄真道的新秀。于是天一元君冷哼:“玄真道一向追求合道之路,我们超脱之法跟你们何干你们就死死抓着那最后的合道位置算了。等到九圣圆满,我看你们还有什么前路到时候,希望诸位道心坚定,千万不要转入我们星辰道或者元炁道。”
那仙君似乎还要说些什么,被旁边另一位仙尊拦下:“这证道法门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天地大变。万一出错,走火入魔引来混沌风暴,或者宇宙开辟失败引来归墟之力,那样可就不好了。我看这法门还需要谨慎考虑。目前当务之急是研究元会大劫,到底何方上天为神。”
距离上次封神已经过去十万年,再加上新纪元最初的那些日子,这个元会即将走到尽头。
昆仑一脉脸色不对,他们当然知道玄真道想要干什么。
那位仙尊对纪纯熙众人施施然稽首:“如今昆仑势大,有天下道宗皆出昆仑的美誉。反而玄真一脉人丁稀少,凑不齐十二仙尊,到时候还需昆仑诸位多多费心了。”
第四本:《明尊》
简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以统天。无上明尊,时乘六龙,所其无逸。
入坑指南:“好险,好险……”
钱晨拿着夺来的祝融魔刃,暗中擦了一把汗,若非骗来了徐福垫背,恶来的双戈只怕要砍在自己身上!而且这货是仙秦之祖,仙秦和天商国运凝结的图腾皆是玄鸟,只怕其中有些莫名的干系……
传说之中,商祖阏伯和秦祖大业,皆是其母吞玄鸟之卵而生!
天命玄鸟,非但降而生商,甚至还次而生秦,这背后的种种一定大有问题。
钱晨朝后一瞥,看到九幽阴河之中影影绰绰的天商鬼神,以及他们身上浮现而出,连成一片的气运。
在楼观道的望气之术中,冲天而起的黑色气运双翼遮天蔽日,俨然一只玄鸟形状。那气息令钱晨身躯微微一僵,心中战栗……
“一样的!”
“天商神朝的玄鸟气运和仙秦的玄鸟国运,如出一源!”
“不对,不仅仅是商和秦,甚至连最早的神朝——天夏,也与玄鸟有关!”
钱晨心中微微有些沉重:“天夏起源于最后一任神王禹……”
“黑暗时代,五色神庭陨落,帝喾率众退回地仙界,护佑地仙界的人族部族。由神庭降格为神朝,于是帝喾传尧,尧传于舜,是为三王!而神王禹意属的继承人,却是仙秦的始祖——另一位吞玄鸟而生的神人大业!”
“但大业死于禹之前,所以禹又定其子伯益……”
“期间不知经历了什么,最后,伯益失位,才让禹之子启上位,从此父死子继,开创天夏神朝!”
“若是将三王相继的唐虞神朝算入,玄鸟一共延续了三世神朝。只不过继承天虞神朝的伯益被启篡位,而后才有商汤覆灭天夏,建立天商!天商覆灭之后,又有伯益之后于西陲复起,开创仙秦,差一点就反天成功,化为天秦神朝……”
“如此一来,脉络就十分清晰了!”
“玄鸟一系,源自于五色神庭的帝喾。五色神庭陨落之后,其一部分势力在帝喾的率领下,回归洪荒地仙界,从天界神庭降格为人间神朝。帝喾战死前,禅与其长子帝挚,帝挚亦战死,禅让与其弟唐尧……“
钱晨算到这里,神色不禁有些古怪。
因为自己这具肉身,亦传承至唐尧,因此后世才以唐为李氏国号。
“没想到我也和玄鸟一脉有关……”
“但到了唐尧,玄鸟一系传承出了岔子!在和万族征战之中,妖庭掀起大洪水欲覆灭地仙界人族,大禹率领人族战水妖,平龙族,声望渐隆,极得人心,因此唐尧并未传位其子,而是禅让与大禹。”
“大禹本来要将神王之位,重新传回给玄鸟一系的大业,但大业战死,只能顺延至秦祖伯益。”
“而这其中出了问题……禹在位期间,太上与元始、灵宝反攻天界,覆灭了妖庭,占领了天界!”
“太上清理妖庭之后,还清算了天界五色神庭的残余势力。那时候,玄鸟一系只怕就失去了天界势力的支持,所以禹禅让王位,飞升天界,受命太上,开辟天虞神朝的时候,地仙界大禹禅让的伯益和禹之子夏启发生斗争,最终启获得了胜利,原本将传回玄鸟一系的天虞神朝,变成了天夏神朝!”
“所以当天夏衰微之际,成汤受命,覆灭天夏,开辟天商。然后就是天商伐天,天周人皇自号玉皇,建立玉皇天庭直至今日!”
“期间还有天周神朝被天商的忠臣恶来之后,玄鸟一系伯益的子孙所立的仙秦所灭的一段历史!”
“天虞-天夏-天商-天周-仙秦,这么看下来,这一段历史,简直是神朝在玄鸟一系手中反复横跳的历史。”钱晨表情有些感叹,五色神朝的影响力,只怕比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地仙界人族正统传承,在五色神朝玄鸟一系之中不断反复并不意外。
因为实际上算下来,地仙界五层以上的世家,都有传承至五色神庭的血脉……
“看来玄鸟就是白帝和帝喾一脉的传承!”
钱晨握着祝融魔刃,心中有点慌,因为他选定的另一位祖巫蓐收,便是白帝亲子少皞的魔魂。
“不能光逮这一只羊薅!玄冥魔魂,还是选一尊更古老的魔神吧!最好是冥古时代死掉的那些,因果更少,与现世的牵挂也更少!”
钱晨心中下定决心,下一次玄冥的魔魂,一定要换一尊其他来历的道君,不能再从五色神庭死掉的道君选了!
携着祝融魔刃赶上了众人,一众元神真仙自是注意到了他虎口夺食之举,不禁都暗暗感叹其胆大,竟敢悍然对商祖寄托的青铜神祇出手,更是夺得了其中的那件密宝。
那尊带着黄金面具的元神,显然已经不再是先前的新恒平,他的身份各人都有所猜测。
但更令众人侧目的,还是钱晨手中的祝融魔刃。
这柄如战刀一般的魔刃通体漆黑,在钱晨的手中,散发出一丝古老,凶厉,强横的气息,让竺昙摩双手合十,不断念诵佛号,就连那尊魔道天魔,也在暗暗揣测钱晨费尽心思谋夺此物,究竟有何玄妙。
端坐炉盖上的丹沉子凑到了钱晨的身边,小声问道:“钱道友,这东西究竟有什么说头,能叫你费那么大心思谋夺?”
他竟是也看出了钱晨之前三炷香的玄机。
钱晨微微思忖,暗示他道:“此物干系九幽一尊大人物(烛九阴)的布局,那人布下这十二尊青铜神祇和这白骨长桥,从九幽之中呼唤魔魂降临,图谋甚大。此物便是其中一环,掌握在我道门之手,便是一种制衡之道!“
听在了丹沉子耳中,却在心中道:“果然!”
“通往九幽秘路的钥匙,不掌握在九幽魔道手中,反而被楼观道得到,只怕就是为了此物!若真是那两位魔祖布的局,复活十二尊九幽魔神……嘶嘶嘶,这是要对付天庭啊!”
丹沉子暗暗抽了一口凉气,不敢再问下去。
“同是道门同道,钱道友,前面还有没有如这白骨长桥这种可怕的存在了!如果有,还请提前说上一声为好!”丹沉子拉上少清的老道,悄悄问钱晨道。
“嗯……”
钱晨陷入了长考。
这神色让丹沉子心中一凝,这态度,摆明了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地方啊!
“对于此路,我也所知不多!”钱晨正色开口提醒道:“前方乃是一道名为万神窟的所在,应是娲皇道统的遗留,除此之外,便无其他了!娲皇心怀慈悲,道统地位尊崇,想来只要我们心怀敬意不造次,并无多少凶险。”
钱晨伸手向前指去,只见在更远的地方,一座无边无际的石壁突然峰起,犹如幕墙一般横绝众人眼前。
在这面石壁之上,有不知多少个洞窟散布其上,一些洞窟流露出神秘的气机,它们笼罩在九幽之气的黑雾下,影影绰绰,十分神秘。
一个个星罗棋布的洞口或如山中天地,或只容人探身爬入。
甚至不乏一些极为微小,宛如弹子、鸡蛋大小的小洞,犹如蜂窝一般,仿佛是某种异虫的洞穴。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dzz/1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