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她最后的结局是如何是随
自古红颜多薄命,西施本是农家女子,只因天生丽质,做了越王政治斗争中的工具,事成之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的都知道,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中国绍兴,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西施忍辱负重,为了家国大义牺牲自己,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众叛亲离拔剑自刎。吴越战争之后,西施是杳无音信,那么她结局最后怎么样呢?作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
关于西施是生是死,历史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这也是最让世人接受也是最浪漫的说法。他们原本就是一对鸳鸯,只是为救越国牺牲了爱情,西施归国后,范蠡认为勾践可以共患难却不可以共享乐,带西施归隐于江湖,因为有范蠡泛舟的传说,所以这说法也很容易被人接受。
一种说法是沉海和沉湖说,勾践灭吴后,勾践也被西施的美色所迷惑,想要纳他为妃,他的夫人偷偷的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而后沉入大海。或者是勾践怕重蹈吴王夫差的覆辙,于是设法骗西施乘船到湖中心后将其淹死。为什么要加害西施呢?一方面是出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的想法。勾践担心胜利后范蠡势力大,遇杀之,而范蠡有先见之明已隐退,故杀他的情人已示警告。另一说是勾践觉得实施美人计有些胜之不武故杀掉西施以保其密,再一说勾践认为西施虽立功,但终是祸水,她能祸乱吴国也能祸乱越国,故杀之绝祸,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显示了勾践的卑鄙和残忍。
还有一种是落水说,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悲惨结局,于是才有初唐诗人朱之文写的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灭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最后一种说法是西施被害了。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此说取证于《东坡异物志》记载“杨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这种说法绝对可以说是传说,不可信只做只能作为谈资罢了。
这几种说法尽管存在分歧,但西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虽然各有说法,但真正的死因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她的死仍是一个不解之谜。西施成也其美,毁也其美,可美又有何罪呢?难道真的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自古红颜多薄命,她的死因虽不确定,但她为救越国所做出的牺牲是毋庸置疑的,就让这个美丽又伟大的女子,带着自己的不解之谜,永远的沉没在美丽的湖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hl/1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