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噎住了怎么办只靠水是不行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日本有9人在庆祝新年时因食用麻糬导致窒息死亡。这类事故并不少见,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食物噎住而未能及时、正确急救,最终错过黄金救援时间而死亡。此类事故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尤为常见,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急救措施是无效甚至危险的?而正确的急救方法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吃东西噎住时的急救方法,光靠喝水是远远不够的。
常见的错误急救措施
1.拍背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吃东西噎住时会选择拍背,无论是让孩子坐着还是将孩子倒立起来,再拍其背部,企图通过震动将卡在气道里的异物排出。实际上,这种做法的成功率极低,几乎没有效果。
2.催吐法:
当有人食物噎住时,有些人会选择大量喝水,希望通过胃内的大量水引发呕吐,将卡住的异物排出。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大量喝水可能会导致水进入气管,情况更加危险。因此,催吐法也是不可取的。
还有些人由于心急,直接用手指去抠卡住的异物。这也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异物不止一个,可能会出现一个异物掉进气道,而另一个堵在食道口的情况。贸然用手指抠,反而可能将异物推进气道,加重窒息。
3.举手法:
网上曾流传一个故事,说某位美国老妇人吃果冻时被噎住,孙子让她举起手来后,果冻竟然吐了出来。从此,吃东西噎住举手的方法传开。然而,举手并不是急救医学中的正规做法,也没有专业急救书籍记录过。这个故事的准确性也无法考证。如果受伤者只是举手而不采取其他措施或没有人帮助,堵塞的异物是难以排出的。
正确有效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国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发明,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得出。其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肺部,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气流,将堵塞气管或喉部的异物驱出。该方法简单有效,广泛应用于全球。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在成人和婴幼儿中有所区别。
1.对3岁以下婴幼儿:
尤其是未满1岁的婴幼儿,若发生气管异物堵塞,救护人员可单脚搁在椅子上,将孩子抱起并翻过来,左手固定孩子的下颔和面部,手臂贴着孩子前胸,将手臂放在膝盖上固定。另一只手在孩子背部向前、向下冲击式拍打,要稳健有力连续拍打5次,观察是否有异物吐出。
若拍打5次后异物仍未排出,则将孩子翻过来,左手托住头部,手臂贴着孩子背部,手臂放在大腿上。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向上连续按压5次,直到异物排出。
2.对较大儿童和成人:
如果病人意识清醒,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双手臂环绕病人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若无人帮助,可以将肚脐上两横指处压在椅背、桌边或床栏杆等硬物上,连续向腹部后上方冲击5-6次,直到异物排出。
3.对已昏迷的病人:
让病人仰卧,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照上述方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使阻塞气管的异物上移并排出。若无效,隔几秒钟可重复操作,制造人为咳嗽,将堵塞物冲出气道。
特别提醒,一旦发生气管异物堵塞,需把握抢救时机。为了家人健康,建议大家学习这一简单的急救法。若海姆立克急救法无效且病人失去心跳呼吸时,在急救人员未到之前,还需进行心肺复苏。即便成功排出异物,医院检查气管或食道是否受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hl/1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