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解决3

来源:尖峰眼科

(接part2部分)

六、出血

术后前房出血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较常见,因术中处理粘连的虹膜。另外注意长期用抗凝药物患者,有例老年患者术后反复出血,最后反复追问病史,患者才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

术中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群里已经讨论多次。

这是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多见于术后低眼压,

术后第二天有视力,很快突然视力下降,眼痛

重视低眼压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停用抗凝药物

高危患者: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者,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玻切术后

七、白内障术后高眼压

术后早期高眼压粘弹剂残留可直接侧切孔放房水,其他对症对病因处理

轻压后唇,在裂隙灯下操作

八、白内障手术的视网膜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并发症,我简单介绍一下,暂时抢了后节同志的活,下面有任何疑问请问后节专家

(一)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的病理基础是中央凹旁和视乳头周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渗漏所致

原因:炎症、眼压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与切口粘连

玻璃体表面与虹膜粘连

晶体后囊膜与虹膜粘连

人工晶体-前房,睫状沟

机制:白内障手术--产生的炎性物质--慢性炎性--通过玻璃体--达到视网膜表面--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黄斑囊样水肿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手术后毛细血管通透性急剧增加--黄斑囊样水肿或网膜下积液

新生血管因子促使新生血管向前发展,特别在后囊膜打开后,--虹膜红变--新生血管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加重--网脱

(三)白内障手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手术后网脱常见裂孔类型

A、裂孔位于网膜周边变性区

B、小的马蹄形裂孔位于玻璃体基底后缘压力线上

C、多发性裂孔位于正常的玻璃体基底部

引起无晶体眼网脱的三种因素

A、透明质酸浓度降低,特别当后囊破裂之后透明质酸显著稀释--玻璃体液化--进入孔内--网脱

B、失去晶体的稳定机制:晶体缓冲眼运动时对玻璃体基底部的牵引作用消失

C、玻璃体后脱离:白内障手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增加40%-80%术前就有玻璃体后脱离的病人,术后发生网脱率小于术后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病人。

(四)光毒性黄斑病变

光毒性不是光凝作用,是对视网膜细胞的毒性损害

光毒性黄斑病变是一种化学毒性反应

光毒性作用--三种主要因素

视网膜暴露的时间

显微镜的倾斜度

显微镜的光强

三种次要因素

光波长:光波短,能量强,危害大

氧浓度:氧浓度增加,光毒性反应增加

温度:灌注液的温度对视网膜的刺激

预防

减少暴露时间

注意显微镜倾斜度

尽量减低显微镜的光强

耽搁大家太多时间.谢谢大家听我唠叨

讨论:

刘保松:谢谢灿姐精彩大课,我已经开始期待下次了

关于CBS,囊带阻滞,我遇见的少的原因总结了一下,觉得和我是针头撕囊,囊不是很圆,所以不会完全包裹晶体光学部。还有和我绝大部分用的是两个袢的晶体,光学部小有关。三袢四袢,光学部大,还有亲水性晶体都比较厚,加上镊子撕囊都比较圆,可能发生率高。你觉得有道理吗?

李灿:发生率都很低的,但是比较你的量来说所有并发症都太少了。现在晶体一般光学区直径都是6mm,有效光学区是5.5mm。可能您囊口稍大,人工晶体厚薄没注意到与CBS发生关系,因为发生率太低。查查文献?

刘保松:

李灿?三袢四袢的光学部不小,只是有效光学部在6mm左右

祁:我早期手术发生CBS不少见,与撕囊镊过于追求完美有关系,往往撕得偏小

查:灿姐老师,术后瞳孔无张力的,在术前评估是会有什么提示么?哪类患者易出现?

李灿?那么观察多长时间然后缝小点?

李灿:3个月?我没遇到过

刘保松:我遇到过两个不明原因术后瞳孔大的

李嘉文:RP患者,哪怕撕囊再好,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比例非常高

刘保松:我常规加张力环

李灿:我遇到双眼发生的

刘保松?好主意,我后来都用sensar,攀是硬的

葡白术后,我见囊口偏小,都补上放射状剪开

李嘉文:

刘保松?校长:加了CTR,RP患者术后没有收缩综合征发生?

刘保松:而且我们通过两年植入例CTR发现,后发障发生率极低

(全文完)

(本文作者:李灿重庆医院)

★豪华学术大餐现已上线!错过直播可直接在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lyy/17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