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家七宝
什么是佛家七宝
佛教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七宝指的是砗磲、玉髓、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这七种。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玉髓;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玉髓;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玉髓。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砗磲砗磲也叫车渠,始于东汉末年,因其纹理很像车轮,因此而得名。主要始于东汉年代,因其纹理很象车轮,故称之为“车渠”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它生长于海底一百公尺到两千公尺的珊瑚礁间。砗磲在深海中经千百年的自然变化而形成海中化石,至今无法人工养殖。直径约有一点五米,是最大的深海贝类,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七宝中人们最陌生也是最稀有的就是砗磲,因其生长于深海海域或因少部分因地壳运动而浮出海面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弥足珍贵,颇有收藏价值。珍珠又名真珠、蚌珠。佛经中作末尼、摩尼。珍珠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珍珠记载的历史达多年。珍珠的价值主要由它的光泽、颜色、大小、有无表面的缺陷和形状来决定。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被誉为珠宝皇后。在中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珍珠也被尊为佛家七宝。是稀有的有机宝石,亦是佛教圣物。 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金钱和尊贵的身份,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六月生辰的幸运石,结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纪念石。水晶水晶(rockcrystal),稀有矿物,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石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水晶观赏石、水晶雕刻、水晶首饰、水晶球等,用于收藏、摆陈观赏、把玩、装饰、佩戴、镇宅辟邪。琥珀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像玛瑙。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可入药,做装饰品。自古以来在欧洲,琥珀被视为吉祥物,是欧洲宝石文化的代表。传说,琥珀是古希腊女神赫丽提斯的眼泪变化而成的。在我国则认为,琥珀是猛虎死后的魂魄变化而来。玉髓玉髓其实是一种石英,SiO2的隐晶质体的统称,它是石英(隐晶质)的变种。玉髓被人们当作宝石,主要用作工艺美术品的材料。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玉石品种之一。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作为饰物出现,以后历代绵绵不绝。常见的主要颜色:以透明至白色较普遍。也有极少数颜色鲜亮质地通透的品种,尤以金黄色最为罕见。其余的比如红,绿,蓝,紫等也都有少数产出,但是因为此类颜色的宝石品种较多,所以均不及金黄色玉髓所受青睐。如新发现的品种“金水菩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品种。珊瑚红珊瑚生南海,一岁而黄两岁变赤,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亦被列为七宝之一,自古既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天然红珊瑚是由珊瑚虫堆积而成,生长极缓慢,不可再生,所以珊瑚极为珍贵。品相好的红珊瑚翡翠昂贵。佛教中“七宝”所指珊瑚,通常指红珊瑚,因其不但色美,具有辟邪和尊贵的特性,还代表尊贵,在清朝,红珊瑚朝珠是一二品官员才能享用的身份标志,红珊瑚身价因此而倍增,除中原外,畅销远至西藏。据说当年西藏王爷头上戴的顶珠,就是最好的珊瑚。其他官员按职别高低,分别头戴等级不同的珊瑚帽顶,佩戴珊瑚成为民族习俗。佛家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其蕴育着深刻的内涵,象征着高尚、纯洁、坚毅、安详、富足、康健和圆满,代表著光明和智慧,是珠宝中的灵物,这也是佛家七宝广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同一本经书,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 藏传佛教中的七宝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
所以可以作为七宝之圣物的东西有十多种,下面介绍主要几种:
(1)金∶指黄金,又称为紫金。梵名苏伐刺那(修跋拏),译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赞叹佛身端严时,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语。《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真谛之释,举出金之四义:(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乐四德耳。金多用于寺院殿堂、法器、佛像、佛具。
(2)银∶指白银。是最廉价的贵金属,佛教认为银所呈现出的光与色都具有息灾的能力,所以银被广泛用于饰物。
(3)琉璃∶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头黎等。译为‘青色宝’或‘不远’。是一种类似玉的宝石。中国、日`本常有人误以为是有色玻璃。此词古来多作‘流离’。《慧琳音义》卷一:‘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4)玻璃∶指水晶。又作萨颇胝迦、飒颇置加、塞颇胝迦、颇梨等。《慧琳音义》卷四:‘古译云是水精,此说非也,虽类水晶,乃有紫白红碧四色差别,莹净通明宝中最上。红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净无瑕点,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谬说也。’
(5)砗磲: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软体动物的贝壳,也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华经玄赞》卷二(末)云:‘车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
(6)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大智度论》卷十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通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7)码瑙:此物并非今人所称之码瑙,而是翠绿玉或带有深绿色光辉的宝石。 (8)琥珀: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蜡。蜜蜡在藏传佛教尤其重视它,用来做念珠和护身符,有强大的辟邪趋吉功效,黄色蜜蜡还可以催财旺财。
(9)珍珠:珍珠是珍珠贝分泌的胶汁状炭酸钙化合物包裹异物而形成的。以大而圆为贵,一般做念珠、项链。
(10)珊瑚: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一种有机石灰质方解石。佛教中一般用红珊瑚。
(11)红玉髓:红玉髓是一种橙色至红色的半透明玉髓,其中的红色是由于铁氧化物造成的。过去由于红玉髓硬度高,不易加工而名贵少见,目前由于科技发达而且红玉髓矿产丰富,因而属于一种低价格的宝石七宝虽然宝贵,但是最宝贵的还是对佛的正信,对佛法的宣扬,佛经常常说即使有人拿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也没有宣扬佛的一句偈得到的福报大,所以这些身外之物,还是不要太注重为好。
关于“七宝”,各个经典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
不管哪部经典的七宝,有一个共同处,那就是用来表法的,而非装饰意义上的作用。
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杭州国际珠宝城官方网址: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lyy/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