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结石常规药物的药效和使用注意事项
肾结石前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肾绞痛的症状,不要小看了这种疼痛,它疼起来十分要命。所以,后期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利用药物缓解病情,更要靠药物缓解疼痛,我们现在就去了解,肾结石吃什么药最好。
在肾结石的急性发作期,一般需要口服一些止痛药,比如颠茄片,心痛定,止痛片,还可以对肛门塞入消炎痛酸来进行止痛,医院内明确确诊为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要适当的使用一些肌肉注射的药物,比如,杜冷丁等。同时,需要大量饮用水来促进结石的排出,也能配合药物使用排石颗粒,金钱草胶囊等,我们要按照实际情况来服用药物,不要过于紧张,只有积极的治疗肾结石疾病,才能尽快帮助患者治愈病情。无论患者患有的是西药还是中药,都要以疾病为主。
肾结石简单的说,就是肾里面长出了石头,在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当中,肾脏通常是结石形成的主要部位,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患者患有肾结石,这也就表明患有肾结石后,要及时去除结石,保持尿路通畅,使泌尿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去除结石的方法需要根据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功能是否有异常现象,是否合并感染,是否有并发症的情况都要判断清楚,从而通过保守治疗或观察治疗,来积极治疗疾病。
肾结石治疗的药物有哪些?使用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在治疗肾结石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位患者的肾结石疾病都了解清楚后,再来采取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了特别疼痛的情况,可以先吃一些止痛片来止痛。毕竟,患有肾结石的整个过程中,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了,而且这种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
肾结石在成人较为常见,典型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可伴有反复尿路感染。其危险因素主要有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局部因素及引起结石的药物因素。
其中药物性结石较为罕见,难溶性药物(如头孢曲松、茚地那韦、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等)可结晶成核形成结石,若结石堵塞双侧输尿管,能引起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短期内大量使用该类药物的病史,多数患者有引起脱水的基础性疾病(如腹泻、呕吐等)。
1、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为利尿药、抗高血压药。主要适用于心原性水肿、肝原性水肿和肾性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雌激素过多引起的水肿、高血压、尿崩症。长期应用时宜适当补充钾盐。其能促进远曲小管由甲状旁腺素(PTH)调节的Ca+重吸收过程,减少尿Ca+含量,进而减少Ca+在管腔中的沉积,可能是因Na+重吸收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降低,促进基侧膜的Na+-Ca+交换所致,可用于高钙尿的治疗,是儿童高钙尿的首选用药,其可降低约50%的尿钙。注意事项:
禁用于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乏力、倦怠、眩晕、食欲缺乏、腹泻、血压降低、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高血钙、低血磷)、高血糖症、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升高血氨、血脂紊乱(TC、TG、LDL、VLDL升高)、肌痛、腱反射消失、光敏性皮炎等。与碳酸氢钠合用,致低氯性碱中毒的可能增加。与维生素D合用,可并发高钙血症。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可因引起低血钾而加重后者的毒性。与巴比妥类药物联用,可致直立性低血压。、α1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常用的药品主要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相应位置的α受体相结合,从而起到治疗效果。α受体阻滞剂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从而能够使血管扩张,起到降压的功效。
另外,这类药物可能对心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使心率反射性加快;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相关的尿路症状。α受体阻滞剂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在改变体位的时候要缓慢,通常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但具体用法要遵照医嘱。注意事项:
与CYPD6的中效或强效抑制剂如氟西汀或与CYP3A4的中效或强效抑制剂如酮康唑合用,可致坦索罗辛的清除率明显下降,血药浓度升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困倦、直立性低血压、异常射精等。慎用于肾功能不全、直立性低血压、冠心病者。与西咪替丁联用,可抑制坦索罗辛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而致毒性反应。首次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增加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3、维生素B6
维生素B6(VitaminB6)又称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年定名为维生素B6。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维生素B6在酵母菌、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6制剂防治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用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维生素B6是丙氨酸乙醛酸转化酶(AGT)的辅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可稳定该酶并增强其活性,维生素B6对约30%的I型高草酸尿者有效(有效的定义是治疗3个月后尿草酸含量下降30%)。注意事项:
环磷酰胺、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青霉胺、氯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泄,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罕见过敏反应。长期与过量使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4、钙剂
钙剂,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注射剂。为调节钙磷代谢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低钙血症,如手足搐搦症、肠绞痛等;预防和治疗各种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佝偻病、骨软化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血肿、血清病等;作为镁中度的抗毒剂。对肠源性高草酸尿治疗可选用钙剂,其可促进草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而减少草酸的吸收,餐前30min口服。同时避免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注意事项:
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避免使用。钙剂中的钙离子可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络合,致药物吸收障碍,降低药物AUC,易造成抗感染治疗失败。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便秘等。
5、枸椽酸钾
枸橼酸钾常用剂型为片剂、颗粒剂。为钾补充药。用于肾小管性酸中毒伴钙结石,任何病因引起的低枸橼酸尿所致的草酸钙肾结石,伴有或不伴有钙结石的尿酸结石。本品医保类型为:枸橼酸钾颗粒为医保乙类。
用于低枸椽酸尿,枸椽酸钾可降低结石复发率,降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残石的生长速度。也可用于高尿酸尿,调节尿pH值是治疗尿酸结石的关键,枸椽酸钾可碱化尿液,无需常规给予别嘌呤醇,根据尿pH值调剂量,预防结石复发时目标pH值为6.-6.8,溶石治疗时目标pH值为6.5-7.。用于胱氨酸结石,枸椽酸钾可提高尿pH值,而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目标pH值为7.5-8.5。同时给予大量水化治疗,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注意事项: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保钾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联用时,易引起高钾血症。
枸橼酸盐制剂与含铝的药物同用会增加铝的吸收,若联用建议间隔至少h。不良反应可见轻微的胃或腹部疼痛,偶见轻微的腹泻和恶心。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酸碱平衡失调、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及氯化钠绝对禁用者。
6、硫普罗宁
硫普罗宁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多的保护肝脏类的药物。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重金属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早期治疗。可降低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升高白细胞并加速肝细胞的恢复,降低骨髓染色体畸变率和皮肤溃疡的发生。并能预防放疗所致二次肿瘤的发生。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也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多用于胱氨酸结石,硫普罗宁可大幅度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而降低尿胱氨酸。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味觉异常、疲乏、肢体麻木、胆汁淤积、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若外周白细胞计数降至3.5×/L以下,或血小板计数降至10×/L以下,建议停药。不得与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合用。
7、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为碱性药物,临床根据这一特点将其用于治疗胃酸增多、胃溃疡等疾病。一般可通过口服碳酸氢钠片剂治疗胃溃疡,或通过注射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或粉针剂来碱化体液。临床建议患者根据医生处方用药,严禁擅自更改使用剂量,或者延长用药的时间,以免使用剂量过大导致体液pH值偏离正常水平,从而造成碱中毒。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pH值。也用于胱氨酸结石,碳酸氢钠可提高尿pH值,而提高尿中胱氨酸溶解度,目标pH值为7.5-8.5。同时给予大量水化治疗,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注意事项: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并因钠负荷增加诱发充血性心衰和水肿。与其他药物相隔1-h服用。不良反应有胀气、嗳气、胃肠道不适、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长期使用需警惕血钠升高及高血压。碳酸氢钠使用过程中血碳酸氢根浓度应维持在-6mmol/L,血碳酸氢根浓度6mmol/L可增加心衰的风险,血碳酸氢根浓度mmol/L可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8、其他
一些抗生素可用于感染性结石,包括鸟粪石、碳酸磷灰石和磷酸铵镁结石。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通常采取3个月的抗生素治疗,若尿培养阴性,可停用。
尿素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AHA)能不可逆抑制细菌产生脲酶,抑制尿素水解减少尿中胺的产生,可降低磷酸铵镁尿结石形成风险,延缓结石生长。
患者可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ys/1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