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塞进鼻孔,橡皮泥放入耳朵孩子们体内

大大小小的硬币、纽扣,花花绿绿的发卡,各式各样的小玩具、小挂件,棒棒糖的棒棒,甚至还有挖耳勺、钉子、铁丝、电池……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生活用品,竟然都是从孩子们的身体里取出来的!家里的小玩意儿竟成“健康刺客”近日,一名5岁男孩由于鼻腔内塞进异物后无法取出,被家长医院夜间急诊。异物嵌入的位置较深,但幸好没有阻塞气道,接诊的耳鼻喉科李斌医生最终通过鼻内镜,在男孩鼻腔内取出了两个塑料积木玩具零件——一个小方块儿,还有一个小人儿。而对“为什么要把玩具塞进鼻孔里”的问题,男孩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开始想试试,发现抠不出来了,所以又放了个‘消防员’进去,想让他帮我把里面的东西抓出来。”李斌医生介绍,耳鼻喉科夜间急诊中,约有1/2~2/3与异物有关。每到暑假期间,鼻腔异物、耳道异物的接诊量会明显上升,较日常增长约两至三成,来就诊的大都是3~6岁的儿童,甚至有的还是“熟客”。他曾接诊过一名热衷往耳朵里塞橡皮泥的4岁小朋友,“第三次卡得位置太深,最后在静脉麻醉手术下才取出来。”下面这张照片,摄自浙江大医院儿童内镜中心。照片中所有的小物件,都是这里的医生从孩子们的消化道中取出的。浙大儿院儿童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组长江米足教授表示,儿童误吞、误吸异物事件经常发生,尤其是在节假日更容易出现。其中,呼吸道异物以婴幼儿最为多见,多是在进食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等时发生呛咳导致的。更为千奇百怪的是消化道异物,依据异物的形状、性质,消化道异物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是钝性异物,如硬币、纽扣;尖锐异物,常见的有枣核、螺丝钉、针、张开的别针、牙签等;电池异物,其中纽扣电池最常见;磁性异物,如磁珠、磁棒;长形异物,如棒棒糖棒、挖耳勺、发卡等,还有除以上之外的其他异物如果核、毛发等。如何紧急处理?孩子误吸、误吞异物后,家长的应急处置很关键。江米足主任建议,每位家长都要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他特别提醒,通过这一急救操作,看到异物排出,孩子呼吸情况好转后,仍建议送医。假期里各种儿童意外高发,家长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家里的各种小物件要放好。小朋友的辨识能力有限,一些危险化学品不要放在孩子能接触到的地方,也不要装在饮料瓶里。尽量不要给孩子买带有磁性的益智类玩具;电动类玩具,尽量不要买孩子能拆装的电池款的,或者把电池盒封口封好。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喂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吃红枣要去核,因为枣核的两头很尖,也曾因为儿童误吞引发过很多深刻的教训。暑假来了,广大家长务必收好家里易被孩子误食的小物件、危险品,加强看护。万一危险发生,也要学会应急处置方法,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潮新闻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ys/14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