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1岁宝宝珠子卡喉,济医附院耳鼻喉科救

3月28日,济医附院耳鼻喉科完成了一例惊心动魄的手术,成功挽救了一名1岁宝宝的生命。据悉,该名幼儿把塑料玩具珠放在嘴里玩耍,误吸进了气管内,医院时已出现咳嗽,憋喘还伴随发热。塑料珠随时有可能引起呼吸道完全阻塞,危及幼儿生命。危机时刻,耳鼻喉科成功为其进行了异物夹取手术。“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况,还觉得惊心动魄。孩子来的时候,呼吸不畅,面色苍白,恶心,检测血氧饱和度仅为85%。初步诊断之后,我们赶紧给孩子行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CT,显示右侧支气管异物,立即对其进行了全麻,采取了支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耳鼻喉科副主任吴允刚事后回忆到。该手术过程可谓九死一生、命悬一线。塑料珠被发现在患儿右侧肺支气管内,这时右肺因被阻塞导致功能丧失,只能依靠左肺功能。但由于塑料珠表面光滑,又因患儿仅1岁3个月,气道比较细,操作空间狭小,塑料珠不易取出。如果在夹取过程中,塑料珠子不慎脱落滑入左侧肺支气管内,就会造成患儿左肺功能丧失,这样会使患儿肺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其窒息,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因此,这对手术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吴允刚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采取特殊的夹取钳,大胆心细操作,全神贯注,一点一点靠近异物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将异物取出,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为预防异物导致缺氧对孩子的损害,患儿遂转至ICU观察,术后第3天转入普通病房,目前状态良好。吴允刚说:“我们经常遇到幼儿卡了花生、瓜子等异物在气道里的案例,家长一点要仔细看护好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磨牙尚未成长,不能细嚼食物,同时咳嗽反射不敏感,不建议直接给孩子吃花生、瓜子、核桃、开心果等坚果。如果吃,一定要研磨成细沫再吃。另外,不要给孩子带有小物件的玩具玩耍,要教育孩子勿将细小物件放入口内,同时小孩吃东西时不要嬉笑打闹,不可诱其发笑、恐吓或打骂。如果咽内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应设法诱其吐出或咳出。”专家提醒,幼儿发生气管异物时,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如果病情医院,就需要一些急救知识。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3岁以内小孩,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至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这种方法还不能吐出异物,而孩子还处于窒息状态,异物还在主气道,孩子通气停止,这时就需要用口对孩子口鼻吹气,这样做,一个方面希望通过吹气把主气道异物吹到一侧肺内,让另一侧肺恢复通气,另一方面相当于人工通气。(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吕光社通讯员高爽马澍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z/14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