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趣闻有一种布点火不着曹爽和司马懿穿
小编从开始学习并分享三国时期到现在已经发表了一百二十余篇文章,最近的项目是按照《三国志》顺序精读,已经写完了全本儿的曹操,曹丕和曹叡,现在正在进军曹芳相关文章。而今天小弟打算在发完了正文外,根据裴松之注解的一个故事来轻松一下。另外,今天我们所说的材料在日本动漫中,犬夜叉身外的红色衣服就是用这种传说中的布匹做的。
今天我们的重点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不是慷慨激昂的战争故事,更不是政权争夺的尔虞我诈,而是景初三年二月西域给魏国上贡的一种火点不着的布匹。
当然,本文的材料采于裴松之的各方面注解,大家看个乐就好。
回归标题,这种布匹其实叫火浣布,古人对此布有几个不同的观点。
一:产自斯里兰卡(斯调国)
景初三年二月,西域的重译国上贡了火浣布,对此珍奇异宝曹芳非常开心,还特意命令曹爽和司马懿现场穿上火浣布做的衣服展示给百官看,那么这个火浣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根据《异物志》记载,当时斯里兰卡国有一个地方叫火州,这个火州位于在南海(现印度洋)中。这个火州地区上面有熊熊野火,春夏就会火势兴旺,秋冬大火自动消失。在这个地区上,有一种树木并不会因为大火而枯死,他的树枝树皮非常有生命力,在秋冬大火停止时,那一种树木反而会枯死。当地的人经常会在冬天前去采集树皮来做成布匹,这种布颜色为青黑结合,如果这个布脏了,就将它扔到火力烤烤,就会回到当时的鲜明了。
另外,也许翻译有误,有的学者认为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南侧的另外一座岛。
二:野火烧不尽
在东汉时期,大将军梁冀还曾经特意将火浣布扔到火堆里,等火灭了之后,衣服布料反而想洗白似的。
根据《傅子》记载,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曾经就穿过用火浣布做的衣服,还经常会穿着这个衣服大会宾客。一次觥筹交错之时,有位宾朋和他争酒,不小心将手中的酒撒到了大将军的身上弄脏了衣服。大将军突然假装生气,解下了火浣布做的衣服并命令烧了这件脏衣服。将此衣服置在火中的时候,反而显得异常光亮,等火灭了之后,这件衣服变得洁白无比。就像洗(现在意义上看是用碱水洗)过了一样。
三:来自昆仑山
有传说认为这种布匹来自昆仑山,不过自从汉朝某次进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曹丕曾经断定火浣布是假的,曹叡也表示支持,但是曹芳在位时突然有所上贡,魏国皇帝因此被嘲笑。
根据《搜神记》记载,在昆仑山的废墟中,有一座火焰山,山上也有鸟兽草木,都生长在熊熊大火之中,因此就出现了火浣布,并非是山中草木之皮,而是鸟兽羽毛和毛发的一种。汉朝时西域曾经献上过这种布匹,但是好多年又没有进贡了。到了魏国初年间,有的人就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火浣布。曹丕认为大火生性过于刚烈,不是一个好属性,于是下令刻上“世界上没有火浣布,不许以讹传讹”的典论。曹叡继位以后,要求曹丕的典论都是不朽的格言,要将典论石放在宗庙大门之外和太学中,永为流传。结果在曹芳时期,西域就献上了火浣布,因此曹芳命令将曹丕火浣布相关的典论尽皆摧毁,因此被天下人嘲笑。
裴松之在注解中,认为《搜神记》对于有关皇帝典论的记载有所怀疑。裴松之自称曾亲自来到洛阳参观考察古代的旧物,看到了太学中还留存着曹丕的典论石,不过没有发现曹丕寺庙外的典论石。裴松之亲自询问了很多长老,那些长老都认为晋朝司马炎受禅后的祭祀寺庙,就用的魏庙,因此将典论石移到了太学里面,并非两处都有。裴松之在思考之下,认为《搜神记》有误。
四:相声祖师爷东方朔也曾记载过
东方朔曾经认为火浣布出自南荒之外的一座火山里面,是一种一百多斤的大耗子的毛做的。
根据东方朔的《神异经》记载,在南荒之外有一座火山,长三十里地,宽五十里,山上长着不怕火烧的树木。火山日夜燃烧从不停止,即使遇到了暴风和大雨也不会灭。在这个火山中有一种老鼠,一只老鼠就重百斤,毛长二尺多,却细如丝线。这种毛氏可以做布的。因为这种老鼠常在火中,毛的颜色发红,火烧了一段时间拿出来又是白色的,用水浇一浇这个毛就会发生变化并脱落老鼠的身体,将其用某种纺织方法就可以得到火浣布了。
另外这种老鼠被称为火光兽。
五:其它记载
对于古代记载的火浣布,还出现在一些古籍中。有《山海经》、《列子》、《海内十洲记》、《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铁围山丛谈》、《齐东野语》,甚至在《马可波罗行纪》当中都有记载。不过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也许只能问问最晚记载的人马可波罗先生了。
当然,本文并非历史传记之实,确有笑阅历史之乐,小编乐在其中。
综上所述,小编在今天的文章中尝试了新的描写方式,也算是自己原创一百二十多篇文章中自我幽默一回。自娱自乐文笔鄙陋,不足为外人道也。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只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z/1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