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沉香历史始于哪一时期吗
沉香在历史上与四大文明古国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沉香的品鉴、运用、消费,点点滴滴无不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缘分。在中国从汉代至今的历史长河中,沉香文化如一条芬芳的香脉,不绝如缕。
古老的中国香学文化历史久远,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以前,始于两汉,兴于唐,盛于宋,极盛于明,过渡于清,迄今已有年历史。从皇室朝廷,到公卿巨族以至富豪雅土,都对沉香青睐有加,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沉香文化,这在正史及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和描述先秦时期,香的主要功用为原始祭祀,用于表达人们对天地的敬仰。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由祭司执行。
从汉武帝时期到三国,称为香的引进期。武帝时期香品渐走向实用化,汉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降及东汉三国,在这多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廷和上层贵族之中,被用于重要的皇家仪式、重要节令甚至皇亲国戚的奢侈日用。由于香极为名贵,难得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提到沉香的古文献中,较早的有东汉杨孚所著《交州异物志》,该书载:“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是一部奇书,书屮分类记载了异境奇物,奇闻逸事及神仙方术等等,其中对香事的记载饶有兴味。《诵物志》卷之二《异产》一节记载了汉武帝时西城小国朝贡献香的故事:
“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鸾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瘥。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知外方之人不远万里、不畏艰险前来汉朝献香,很有情调和诚心,而各种奇异香料也随着朝贡等对外交流活动进入宫廷。献香使节来到后,起初皇上看朝贡的香品不起眼,认为是中国并不缺乏的寻常物事,因而对献香使者也不太待见。后来见其疗治时疫的奇效,乃大欢喜。而且贡香焚烧之后,芳香之气三月不散。于是皇上乃一改态度赐予献香使节丰厚的礼品,并给予其盛宴饯行的待遇。
《汉武内传》这本书,系托名汉代班固或晋代葛洪撰者,皆无确据,实为后人伪托,但它描述朝廷运用沉香,倒也记述真确:“七月七日设座殿上,以紫罗荐地,掺百和之香。”农历七月初七乃是传统七巧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七月七日原本属于庆祝丰收的良辰吉口,后来演变为女儿节。这样的日子在皇宫大殿点燃百和之香,属于对天地很虔诚的崇拜礼仪。而所谓百和之香,首先就是沉香在其中遥领众香。《香乘》卷一记载“香出占城(越南)者,不若真腊(柬埔寨),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沈(沉),一片万钱,冠绝天下。目前最大沉香连片种植近两万多亩的海南大观沉香基地便位于此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qky.com/wazz/13151.html